game bài tiến lên(www.vng.app):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地表水质量持续好转
,game bài tiến lên(www.vng.app):game bài tiến lên(www.vng.app) cổng Chơi tài xỉu uy tín nhất việt nam。game bài tiến lên(www.vng.app)game tài Xỉu game bài tiến lên online công bằng nhất,game bài tiến lên(www.vng.app)cổng game không thể dự đoán can thiệp,mở thưởng bằng blockchain ,đảm bảo kết quả công bằng.
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十大流域优良断面比例都有上升,但海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仍然为轻度污染。
2022年1—12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副主任 李文攀:全国十大流域主要江河的水质也是呈现逐年好转的。其中像长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珠江等五个流域,水质都达到了优的水平。像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水质达到了良好;海河、松花江这两个流域目前还处在轻度污染的水平。
农业面源污染将是水污染治理攻坚重点
去年的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数据显示,全国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专家分析,随着水污染治理的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正逐渐凸显,下一步应加大治理力度。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和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和畜禽粪便污染等。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副主任 李文攀:这三个指标当中,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主要是表征地表水体当中有机污染的程度,来源方面实际上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城乡的生活污水,农业种植方面的一些尾水的排放。那么总磷这个指标,主要表征的更多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情况,比如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实际上都是我们地表水体当中总磷的主要来源。
专家认为,从《水十条》印发以来,我国在地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通过大江大河保护治理、工业水污染控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举措,固定源污染治理成效已经非常明显,但面源污染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室副主任 李文攀:现在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们下一步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一个主要矛盾和主要短板之一,下一步实际上农业面源污染的这种防治也是我们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PM2.5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保持下降态势
生态环境部近日(28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22年1月至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9微克,同比下降3.3%;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1微克,同比下降5.6%;但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有所下降,为86.5%,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对此,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相关专家,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解读。
监测数据显示,虽然2022年全国PM2.5和PM10等主要污染物的浓度继续保持下降态势,但臭氧的平均浓度仍在继续上升,为每立方米145微克,同比上升了5.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 唐桂刚:优良天数比例它主要是由六项污染物的浓度来判定,从以往来看的话,PM2.5一直都是发生超标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随着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的不断深入,PM2.5的超标天的比例在不断下降,2022年跟2021年相比,臭氧导致的超标天增加了2.1个百分点,这个就导致了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整体下降。
造成臭氧浓度上升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质的排放,和高温、光照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臭氧生成的前体物质排放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在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区域容易产生臭氧污染,而2022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也加剧了臭氧污染的严重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 唐桂刚:我们通过分析2022年逐月的臭氧超标情况,可以看到2022年的9月份臭氧的超标天要远远高于正常年份。我们分析原因主要还是8月下旬以来,像我国的长江流域以及南部的区域,发生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高温干旱的过程,这样的气象条件,高温、少雨,甚至还有静稳的气象条件,就导致了2022年的超标天大大高于2021年。
重点区域仍需大力加强臭氧前体物减排
此外,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2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还介绍了京津冀、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专家分析,目前这三个区域PM2.5和臭氧浓度普遍仍然较高,需继续加强减排工作。
2022年1—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都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长三角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汾渭平原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在PM2.5浓度方面,长三角同比持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同比上升2.3%,汾渭平原上升幅度最高,同比上升了9.5%。臭氧方面,三地都出现上升,长三角地区上升最高,达到7.3%,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同比上升4.7%,汾渭平原同比上升1.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主任 唐桂刚:对于PM2.5的浓度,长三角地区基本上和我国平均水平相当,但是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和汾渭平原这两个区域本身PM2.5浓度是相当的,但是它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臭氧来看,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它的浓度是最高的,其次就是汾渭平原,然后长三角地区其实也不低。所以说从臭氧来看,这三个区域都是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我们现在对于大气污染防治来讲,强调的是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这些区域都要大力加强这些前体物的减排,减排达到一定程度,它才能够摆脱气象影响型的污染特征。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刘彤)
原标题:生态环境部:2022年全国地表水质量持续好转 责任编辑:郑莉莉
网友评论